您当前位置:首页-更多信息
更多信息

    2006年沈阳大学专升本《会计学》专业

    时间:2013-05-14 浏览次数:

    辽宁专升本考试网——http://www.51zsb.net

    2006年沈阳大学专升本《会计学》专业

    一、指导思想

    《会计学》专业综合课复习大纲是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本科入学考试而制定的。本大纲作为《会计学》专升本考试专业综合课命题的重要依据,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证券学》、《会计电算化模拟试验》五个组成部分,力求紧密结合高职高专《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对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增强处理会计业务的实际能力奠定基础。

    二、命题原则

    1、严格按《会计学》专业综合课复习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命题,不出超纲题、偏题和怪题。

    2、试题既要注重对《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考核,同时还要注重对会计专业技能的考核。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会计学》专业综合课考试为闭卷考试。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其中:理论考核为200分;技能考核为100分;总计300分。

    1、理论考核内容由《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证券学》构成,其中:《基础会计》分值为40分;《财务会计》分值为100分;《成本会计》和《证券学》分值为60分,可任选其一。

    2、技能考核内容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分值为100,全部上机考核。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基础会计

    (一)总论

    1、会计的意义

    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会计的职能、定义。

    2、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了解并掌握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过程;熟练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3、会计任务和会计方法

    了解会计任务,掌握会计方法,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处理程序和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熟练掌握会计四项假设。

    (二)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1、会计科目

    熟练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了解会计科目的意义。

    2、会计账户

    了解账户的基本结构,掌握账户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三)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原理与会计恒等式

    了解复式记账的涵义、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熟练掌握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四种规律。

    2、借贷记账法

    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账户结构、记账规律及试算平衡;了解会计分录的概念,掌握账户的对应关系。

    3、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了解设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意义,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熟练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

    (四)会计凭证

    熟练掌握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定义、种类和作用;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要求;了解会计凭证的内容和编制过程;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五)会计账簿

    1、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了解账户设置的意义,熟练掌握账簿的定义和种类。

    2、账簿的设置

    了解账簿如何设置,掌握账簿使用和登记规则,了解各类账户的格式。

    3、错账的查找与更正方法

    了解错账的查找方法和应用范围,熟练掌握错账更正方法和适用范围,并能举例说明,实际应用。

    4、对账和结账

    了解对账的意义,熟练掌握对账的内容及结账过程。

    (六)财产清查

    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熟悉财产清查的方法

    2、掌握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七)账务处理程序

    1、账务处理程序的作用与种类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3、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要求熟练掌握上述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核算步骤、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八)账户分类

    1、熟悉账户按经济内容和用途结构分类的方法。

    2、熟悉账户分类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了解各类不同账户的特点、用途、结构。

    (九)会计报表

    1、掌握会计报表的含义和种类,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和编制要求。

    2、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

    参考教材: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基础会计》 韩辉主编


    第二部分财务会计

    (一)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部分

    企业会计准则中必须理解并掌握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制度部分重点理解并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二)货币资金部分

    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必须理解并掌握现金、银行存款日常收付的账务处理,一般了解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种类及具体规定。重点理解并掌握现金清查和银行存款核对的方法;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及主要账务处理。

    (三)应收和预付账款部分

    应收和预付账款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内容。在应收票据中必须理解并掌握应收票据的概念和计价原则;掌握应收票据取得、收回和转让的账务处理;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在应收账款中必须理解并掌握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原则,掌握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账务处理;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坏账损失核算的备抵法。一般了解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概念、范围及其账务处理。

    (四)存货部分

    理解并掌握存货的概念及范围;重点了解并熟练掌握原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理解并掌握委托加工材料的核算过程。重点理解并掌握存货的期末计价。

    ()投资部分

    投资部分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必须理解并掌握短期投资入账价值的确定;掌握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及其账务处理;掌握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长期债权投资入账价值的确定;掌握长期债权投资面值、溢价和折价购买情况下的账务处理;重点掌握长期债权投资收益的确认及其账务处理(溢价和折价按直线法摊销)。一般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及分类;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确定,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重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价。

    (六)固定资产部分

    固定资产部分包括固定资产概述、固定资产取得、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改扩建和修理、固定资产处置和固定资产清查等内容。必须理解并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在固定资产取得中,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购建及接受投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在固定资产折旧中,必须理解并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折旧方法及其账务处理,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处置中,必须了解并掌握“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应用。

    (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部分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部分必须理解并熟练掌握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及转让的账务处理。一般了解其他资产的主要内容。

    (八)流动负债部分

    流动负债部分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等内容。必须理解并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账务处理。

    (九)长期负债部分

    长期负债部分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内容。应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应付债券的发行、计提利息、溢折价的摊销和偿付的账务处理。在长期应付款中,一般了解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的核算。

    (十)收入、费用和利润部分

    收入、费用和利润部分主要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在收入的核算中,应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销售商品业务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核算。在费用的核算中,必须理解并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在利润的核算中,应注意掌握利润的构成及其结转。在利润分配中应重点与利润分配表相结合,掌握利润分配的核算。

    (十一)企业所得税部分

    企业所得税部分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所得税的应付税款法的核算,一般了解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核算。

    (十二)所有者权益部分

    所有权益部分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必须理解并掌握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掌握实收资本(股本)的一般账务处理;掌握资本公积的形式及其账务处理;掌握盈余公积提取和使用的账务处理;掌握留存收益的内容及账务处理。掌握盈余公积来源与用途。

    (十三)财务会计报告部分

    财务会计报告部分应重点理解并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一般了解利润分配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分类及编制要求。

    参考教材: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财务会计》张永忠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财务会计》陈德萍主编


    第三部分成本会计

    (一)成本、费用的概念、作用、分类

    (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三)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核算

    (四)要素费用的核算

    1、直接材料费用的核算

    了解直接材料费用的计算,掌握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重点掌握材料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2、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

    了解直接人工费用的计算,掌握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重点掌握工资、福利费按工时比例分配。

    (五)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交互分配法。

    (六)费用的核算

    了解制造费用的计算,掌握制造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重点掌握

    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划费用分配率分配法。

    (七)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完工产品、在产品的含义及关系

    2、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重点掌握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八)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1.掌握品种法的含义、适用范围和特点,掌握品种法的应用。

    2.掌握分批法的含义、适用范围和特点,一般了解分批法的应用。

    3.掌握分步法的含义、适用范围和特点,了解和掌握分步法成本计算的应用。一般了解分项结转分步法,重点掌握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九)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1.了解成本计算的定额法。

    2.掌握分类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

    参考教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成本会计》 鲁亮生主编

    第四部分证券学

    l、掌握证券的概念、特征

    2、了解投资行为、投资过程

    3、熟练掌握股票的概念、股本的特征、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4、掌握股票的种类、普通股的特征

    5、了解股票的价值、股票的价格、股票价格指数

    6、掌握债券的概念、基本要素

    7、掌握债券的特征、分类、债券与股票的区别、政府债券

    8、了解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9、熟练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特征、封闭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含义和区别、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的含义和区别

    10、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人、托管人、受益人含义

    11、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价格决定

    12、熟练掌握股票发行的目的、方式、证券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

    13、掌握证券市场的含义、特点、种类

    14、掌握债券发行的目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15、掌握证券交易所的含义、类型

    16、了解证券流通市场、场外交易市场

    17、熟练掌握竞价成交的基本原则、竞价成交的方法

    18、掌握现货交易、信用交易的含义

    19、了解证券交易的程序

    20、熟练掌握期货交易的含义、期货交易的功能

    21、掌握期权交易的含义、期权交易的基本类型及购买不同种类期权的原因

    22、了解期货交易机制、金融期权的交易制度

    23、熟练掌握股票投资收益包括的内容、股利收入种类

    24、了解股票收益率、债券收益率

    25、了解债券收益的构成及影响债券收益的因素

    26、熟练掌握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的含义及二者的差异

    27、掌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28、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分析

    29、了解行业分析、公司分析

    30、掌握道氏理论、K线理论

    31、掌握利用MACD

    参考教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证券投资原理》陈保华主编


    第五部分《电算化会计》技能加试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考核的总体要求

    《电算化会计》技能加试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技能课程。它是计算机与会计相结合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以会计工作为核心,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进行会计管理活动。该考核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工作的必要性,掌握会计软件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

    、考核内容的要求

    《电算化会计》技能加试考核内容分为:建立账套、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操作、会计报表和辅助核算模块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财务软件建立账套的方法与步骤

    1.了解初始化工作需准备的工作;

    2.掌握建立新账套的方法;重点掌握账套文件名称与账套名称的区别;

    3.掌握会计年度与会计期间的设置方法。注意会计年度起始日期与账套启用期间的区分;

    4.掌握会计科目结构的设置方法、记账本位币与外币的设置方法;

    () 财务软件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初次使用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设置的过程。在系统初始化环节要求掌握以下基础设置操作:

    1.设置操作员及权限。根据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设置操作人员,并规定其操作权限。

    2.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设置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设置会计科目编码、名称、科目的余额方向及辅助核算科目项(部门、往来、对账、外币、数量等性质)。

    3.设置各辅助核算项目。定义并对往来单位、部门、项目进行编码。

    4.设置外币币种及汇率。

    5.录入科目期初余额。将各个科目及辅助核算项目,在开始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核算时的科目余额及发生额等相关数据输入软件系统,它是手工会计核算和计算机核算的衔接点。

    6.科目余额试算平衡。科目期初余额录入完毕后,使用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试算平衡。

    7.设置凭证类别。设置使用的凭证类别一般划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或通用的记账凭证。

    (三)日常账务处理操作

    根据提供的会计业务资料,利用会计核算软件掌握凭证录入、审核、修改、查询、记账和结账工作。

    (四)编制会计报表

    1.了解自定义会计报表的格式设计方法(新建报表、定义报表格式、设置报表参数);

    2. 掌握自定义报表中的数据来源公式定义和表内及表间的勾稽关系定义方法。

    (五)工资核算与固定资产核算

    1.掌握初始设置操作方法

    1)工资核算模块初始设置(部门定义、工资项目设置、工资计算公式定义、工资原始数据输入和工资转账关系定义);

    2)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初始设置(固定资产初始数据输入及相应参数的设置)。

    2.掌握日常处理操作方法

    1)工资核算模块日常使用操作要求包括:工资变动数据输入、工资计算、工资汇总、工资分配及转账和工资报表输出。

    2)固定资产核算模块日常使用操作要求包括:固定资产变动输入、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分配和转账、固定资产账簿查询。

    、考核形式

    考核内容完全采用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



    辽宁专升本培训网   www.51lnzsb.com


    上一篇:更多信息
版权所有:辽宁专升本考试培训网-培训官方网站 备案号:辽ICP备09013037号-5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及IE8.0以上浏览器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sitemap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