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水产学院2006年专科升本科入学考试
水产养殖专业综合课理论部分考试大纲
辽宁专升本考试网——http://www.51zsb.net
综述:本综合课总分200分;考试内容包括无机化学部分、动物学部分、水生生物学部分;无机化学部分60分;动物学部分80分,水生生物学部分60分。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
无机化学部分(总分为60分)
一、基本要求
《无机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门课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离解平衡的基本知识及有关计算。
二、考试内容范围
掌握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水的解离和pH标度、盐类的水解平衡及其计算。缓冲作用原理和计算公式、缓冲溶液的配制。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规则及多相离子平衡的计算。氧化数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掌握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合物的命名,配位离解平衡常数及配位离解平衡的计算。
三、基本题型及分值
题号 | 题型 | 在试卷中所占分值 | 备注 |
一、 | 判断题 | 10分 | |
二、 | 选择题 | 20分 | |
三、 | 计算题 | 30分 |
四、主要参考书目:
1、《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陈荣三等编,1985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南京大学编,1998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动物学部分(该部分总分为80分)
一、基本要求
(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动物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课程。全课内容以动物界的进化发展为线索,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动物学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掌握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进化论和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并通过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包括熟练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掌握生物绘图的技巧;训练动物解剖的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动物鉴定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技能。从而使学生对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牢固掌握,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二、考试内容范围
(一)原生动物门
1.原生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其细胞在形态上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组织细胞相当,但是其内部却分化成执行各种特殊生理机能的细胞器,单细胞动物的细胞与多细胞动物中的一个细胞之间的重要区别。
2.原生动物的形态构造及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3.原生动物的分纲和系统发展。
4.原生动物与人类及渔业的关系。
(二)多细胞动物导论
1.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和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2.动物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三)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1.海绵动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
(四)腔肠动物门
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真正的两胚层动物;辐射对称体制;原始的消化循环腔;原始的神经系统;具有刺细胞和皮肌细胞;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
介绍代表动物—水螅(Hydra)的主要形态和结构特征。
2. 腔肠动物的分纲和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3. 腔肠动物的分布特点、食性、发光现象及经济意义。
4. 栉水母动物的主要特征:两辐射对称体制;具栉板;无刺细胞,具粘细胞;分化的水管系统。
(五)扁形动物门
1.扁形动物形态学和生物学特点:两侧对称体制;具有三胚层;无体腔;不完全的消化系统;原肾型排泄系统;梯形神经系统。介绍代表动物—涡虫(Planaria gonocephala) 的主要形态和结构特征。
2. 扁形动物的分纲和系统发展。
3. 纽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地位。
(六)原腔动物门(线形动物门)
1. 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行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种类多、分布广;具三胚层和原体腔;体表具角质膜;完全的消化道:出现前肠、后肠和肛门;原肾排泄系统。
2. 原腔动物的分纲和系统发生。
3. 棘头动物门的主要特点及分类地位。
(七)环节动物门附:星虫门
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同律分节和次生体腔;具有后肾管(segmental organ)、闭管式循环系统、链状神经系统、刚毛或疣足;发育有变态现象:担轮幼虫。
2. 介绍代表动物—环毛蚓(Pheretima)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殖和个体发育、经济意义。
3. 环节动物的分纲、系统发生和经济意义。
4. 星虫门的主要特征:体躯不分节,由躯干部和陷入吻组成,吻端有星状排列的触手,消化道及肛门位置特殊。
(八)软体动物门
1.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不分节,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次生体腔退化,具后肾管(Bojanus organ)及围心腔腺(Keber′s organ);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在身体中同时存在。
2. 软体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3. 软体动物的生态、分布、经济意义和系统发展。
(九)节肢动物门
1.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身体异律分节,具成对而分节的附肢、几丁质的外骨骼和混合体腔(hemocoele) *。
2.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3.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经济意义。
(十)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
1.掌握总担动物的一般特征,并了解各门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种类。
2.了解三门动物在系统发展上的关系。
(十一)棘皮动物门附:毛颚动物门
1.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棘皮动物的分纲和系统发展
3. 毛颚动物是海洋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头部具眼、口、头巾、颚刺和纤毛冠等结构;躯干部具侧鳍1-2对;尾部具三角形尾鳍。
(十二)半索动物门
半索动物的一般特征及其在动物系统发生中的地位。
(十三)脊索动物
1.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次要特征:心脏位于消化道位于腹面、肛后尾、生活的内骨骼等;
2.脊索动物的分类;三个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分为五个亚纲;
3.尾索动物的主要特征:大多固着生活,成体构造简单,单体或群体存在,具被囊,具逆变态现象*等;
4.头索动物(以文昌鱼为代表)的主要特征:终生具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闭管循环,肌肉分节,咽部大,具口笠,咽部具背板,内柱,肾管,生殖腺均多对等;
5.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具明显的头部,具分节的脊柱,鳃或肺呼吸,具上下颌,具心脏,三种循环方式,以构造复杂的肾作为排泄器官,具成对的附肢等。
(十五)圆口纲
1.圆口纲的基本特征:(1)特化或原始特征:口漏斗,鳃笼,无上下颌,无成对附肢,无脊椎,感官不发达等。(2)一般特征:寄生或半寄生生活,按节排列的肌肉,单个鼻孔,单个或两个办规管,消化系统无胃的分化,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五部脑,生殖腺不成对,十对脑神经等。
2.圆口纲的分类:七鳃鳗目和肓鳗目。
(十六)鱼纲
鱼纲的主要特征:大多呈梭形,被鳞,鳃呼吸,具偶鳍,单循环,具上下颌,神经系统和感官取得进步等。
(十七)两栖纲
1.五趾型附肢的基本特征:多支点的杠杠运动,肩带不与头骨相连,后肢与腰带相连等,它在脊椎动物时化史上具重大意义;
2.水陆环境的差异:比重、含氧量、温度变化等;
3.无尾两栖类的一般特征:皮肤裸露,富于腺体,两个枕髁,颌弓与脑颅为自接式连接,鳃弓退化,出现耳柱骨,有颈,荐椎的分化,肩带有固胸,弧胸两种类型,腰带的坐,耻骨左右没有分开,肌肉出现分化,有内生肌出现,肺呼吸辅以皮肤呼吸,不完全双循环,心脏的结构,动脉弓的分化,泌尿、生殖系统的联系和特点,神经系统的特点,有中耳,眼的特点,发育有变态等;
4.两栖纲的分类:有尾目及其分科,无尾目及其分科;
5.两栖纲的经济意义。
(十八)爬行纲
1.羊膜卵的形成、构造及意义;
2.爬行纲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
3.爬行纲躯体结构的基本特征:三种基本外形,皮肤干燥,缺乏腺体,具多种皮肤衍生物,头骨具颞窝及次生颚,一枚枕髁,不环,枢椎的分化,荐椎数目争多,出现胸廓,肩带腰带的特点,有皮肤肌和肋间肌的分化,口腔腺发达,舌、牙齿的特点,盲肠出现,海绵状肺,呼吸方式多样,不完全双循环,心室出现分离,动脉弓数量减小,后肾,具犁鼻器,红外线感受器官等特殊感官,二对脑神经,有新脑皮,雄性具交配器官,体内受精等;
4.两栖纲的分类:各目的主要特征,龟鳖目各科及代表种的主要特征;
5.爬行类与人类的关系。
(十九)鸟纲
1.鸟类体温恒定的机制:新陈代谢水平高,具体温调节机制,具保温机制;
2.鸟类对飞翔生活的适应性;
3.以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a)为代表的鸟类的基本特征:流线形的外形,被羽,前后肢特化,皮肤干燥,缺乏腺体,前肢骨,肩带的特点,双凸形颈椎,愈合荐骨,开放式骨盆,具龙骨突起,发达的胸肌,肌肉的重心位于躯体中央,后肢具适于握枝的特殊肌肉,具气囊,飞行时双重调节机能等;
4.鸟纲的分类:三个总目,各总目的主要特征,突胸总目各生态类群及各目的主要特征;
5.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二十)哺乳纲
1.胎生、哺乳的概念;胎盘的结构、类型;妊娠的概念;
2.哺乳类躯体结构的特征:基本外形与特殊外形,四肢着生于腹面,被毛,恒温,皮肤腺发达,皮肤衍生物种类多,颈椎七枚,单一齿骨的下颌,具鼻甲骨,听骨三对,次生颚发达,出现隔肌,皮肤发达,具异形齿,具口腔消化,有反刍现象,肺具肺泡,腹式和胸式呼吸,完全双循环,大脑皮层发达,大脑增大,雌雄生殖系统的特点及基本结构等;
3.哺乳纲的分类:三个亚纲的基本特征,真兽亚纲各主要目的基本特征和一些水生兽类的特征及经济意义;
4.哺乳类与人类的关系。
三、基本题型及分值
题号 | 题型 | 在试卷中所占分值 | 备注 |
一 | 选择填空 | 10分 | |
二 | 填空 | 10分 | |
三 | 名词解释 | 20分 | |
四 | 简答题 | 30分 | |
五 | 综述题 | 10分 |
四、主要参考书目:
1、普通动物学。刘凌云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动物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四所院校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含书名、作者、出版社、印刷版本等)
水生生物学部分(该部分总分为60分)
一、基本要求
水生生物学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特别是水生生物学的形态分类及其生态分布特点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考生掌握水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水产增养殖中的一些水生生物资源利用和开发问题。
二、考试范围
(一)浮游植物
1.浮游藻类的形态特征。
2.浮游藻类的生殖特点。
3.蓝藻门、硅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的基本特征及其常见种类。
4.浮游植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二)浮游动物
1.原生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殖特点、常见种类特征及分布。
2.轮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常见种类特征及分布。
3.枝角类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常见种类特征及分布。
4.桡足类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哲水蚤目、剑水蚤目、猛水蚤目之间的区别。
5.浮游动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三)底栖动物
1.无甲目、背甲目和贝甲目、介形类、端足类的代表种类模式结构。
2.水生昆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发育特征及摇蚊幼虫的外部形态构造。
3.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和瓣鳃纲的形态结构及淡水常见种类特征。
(四)水生大型植物
1.水生大型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殖特点、生态分类及其水产养殖的关系。
2.轮藻门特征及生殖特点。
三、基本题型和分值
题号 | 内容 | 分数 |
一 | 名词解释 | 10 |
二 | 选择题 | 10 |
三 | 填空题 | 10 |
四 | 判断题 | 10 |
五 | 问答题 | 20 |
总分:60分 |
四、参考书
1.水产饵料生物学。李永函、赵文。大连出版社,2002。
( 购书联系电话:0411-4762692,刘主任。)
大连水产学院2005年专科升本科入学考试
水产养殖专业综合课考试职业技能测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1、无机化学
要求掌握的化学实验技能有:玻璃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容量瓶等)的正确洗涤方法、使用方法,分析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2、动物学
对各大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经济种类具备识别与鉴别能力,初步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
3、水生生物学
考核考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生物显微测量和水生生物种类的正确鉴定。要求考生对常见水生生物能够正确鉴别种类。
二、考试内容范围
1、无机化学
(1)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分析天平进行样品的称量。
(2)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会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3)会用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EDTA溶液浓度和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
(4)水硬度的测定方法。
2、动物学
(1)对各大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经济种类具备识别与鉴别能力,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的分类学知识为生产实践服务。
(2)熟练掌握解剖镜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技能;
(3)初步掌握解剖动物的基本方法。
3、水生生物学
显微镜下正确鉴定20种浮游生物的种类并写出分类地位。涉及的种类都是常见的种类,侧重硅藻、绿藻、轮虫和枝角类。
三、考核方式及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进行现场操作,时间为30分钟。三部分共计100分,其中无机化学内容为40分;动物学部分为30分;水生生物学部分为30分。
四、建议参考书目:
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2、《分析化学实验》成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浙江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 刘凌云等,2001.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4、水产饵料生物学。李永函、赵文。大连出版社,2002。
辽宁专升本培训网 www.51lnzsb.com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181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