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更多信息
更多信息

    2006年3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专升本《环境工程》专业升学考试

    时间:2013-05-14 浏览次数:

     

    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本科考试

    环境工程专业

    辽宁专升本考试网—  www.51zsb.net

    2006年3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专升本《环境工程》专业升学考试

    专业综合课考核大纲

    第一部分:仪器分析(40分)

    一.考试目标

    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各种常用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对各种常用分析仪器的结构原理的掌握和操作方法。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内容:
    仪器分析及其与化学分析的区别联系;仪器分析的分类、主要内容及在生产科研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要求:
    (1)仪器分析及其与化学分析的区别联系。

    (2)仪器分析的分类及主要内容。

    (3)仪器分析在生产科研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内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光波的性质及电磁波谱;物质对光的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实验条件的选择。

    要求: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光波的性质及电磁波谱;物质对光的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朗伯-比耳定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类型、特点、构造及原理。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定性定量分析)。

    (4)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仪器测定条件的选择。

    第三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内容: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分析及方法评价;实验条件的选择。

    要求:

    (1)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原子吸收光谱轮廓;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特点;火焰中基态原子数和火焰温度的关系;原子吸收的测量。

    (2)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类型、结构原理、微机化原子吸收光谱仪。

    (3)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及方法评价。

    (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条件的选择及干扰来源和消除方法。

    第四章 电位分析方法

    内容:

    电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

    要求:

    (1)了解电位分析法及其特点;金属基电极;离子选择电极。

    (2)掌握离子选择电极与膜电位、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离子选择电极的种类和性能。

    (3)掌握直接电位法中的PH操作法和PX操作定义法。

    (4)掌握电位分析方法的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影响直接电位法测量的因素。

    (5)掌握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装置及方法;电位滴定法终点的确定。

    (6)了解电位滴定法类型及电极的选择;自动电位滴定。

    第五章 气相色谱法

    内容: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气相色谱分离理论;气相色谱固定相;气相色谱检测器;气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

    要求:

    (1) 了解色谱法及分类;气相色谱分析的流程;气相色谱常用术语。

    掌握气-固、气液色谱分离机理;塔板理论及柱效指标;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总分离度;了解速率理论。

    (3) 掌握气相色谱固定相;液相谱固定相;了解聚合固定相;气液色谱柱的制备。

    (4) 了解气相色谱检测器的作用及类型;检测器的性能指标;热导检测器,氢火焰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5) 掌握色谱定性分析方法;了解色谱分析依据及局限性。

    (6) 掌握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峰面积测量方法;定量校正因子;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微处理机在色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7) 了解气相色谱操作中载气及其流速;载体的选择;固定液配比的选择;柱长、柱内径、气化室温度、检测器温度、进样时间及进样量的选择。


    参考教材:《仪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朱明华主编


    第二部分:环境学概论(80分)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考试检验学生对环境与环境科学、人类环境的基本知识、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措施及口与环境、资源与环境、能源与环境、全球性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了解和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内容: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环境科学的内容及发生、发展过程;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内容。

    要求:
    (1) 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任务及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的关系。

    (2) 掌握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明确环境科学与其它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3) 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增强环境意识,从而认识环境保护在社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 人类环境的基本知识

    内容:

    地球与地理环境发展;大气、水和土壤三大圈层的基本特征。生物圈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环境污染及其形成过程。

    要求:

    (1) 掌握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意义,了解地球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2) 掌握三大圈层的组成、构造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3) 掌握生物圈与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和特征,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生态平衡。

    (4) 了解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的类型与成因,掌握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第三章大气环境

    内容: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的化学转化;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过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

    要求:

    (1) 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发生、来源及其分类,了解大气的结构及其组成。

    (2) 了解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过程,掌握光化学特性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3) 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及其它因素,了解大气边界层温度场及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模式

    (4) 掌握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及综合防治技术。

    第四章 水体环境

    内容:

    水体概念、水体污染及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源、污染物;天然水的水质及在环境中的循环。污染物在水中的扩散转化;水污染防治措施。

    要求:

    (1) 掌握水体概念、水体污染物及污染源,了解天然水质在环境中的循环。

    (2) 掌握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了解河流水质模型。

    (3) 了解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掌握水体中耗氧有机的降解及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4) 了解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和管理,了解污水的处理方法。

    第五章 土壤环境

    内容:

    土壤的概念及土壤组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及净化;土壤污染防治。

    要求:

    (1) 掌握土壤的概念,了解土壤污染源和污染物。

    (2) 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土壤净化;土壤污染物的性质;土壤污染的类型

    (3) 掌握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了解土壤背景值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

    (4) 掌握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降解和残留。

    (5) 了解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明确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方法。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与环境

    内容:

    固体废弃物的概念、来源、分类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意义、综合利用和资源化。

    要求:

    (1) 掌握固体废弃物的定义,了解固体废弃物来源及分类。

    (2) 了解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

    (3) 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意义、综合利用和资源化。

    第七章 资源与环境

    内容: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

    要求:

    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法

    内容:

    环境与发展的前景和展望;增长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保法的内容及制定意义。

    要求:

    (1)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 了解环保法实施的意义,掌握环保法的基本内容。


    参考教材:《环境保护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

    第三部分:有机化学(80分)

    一.考试目标

    普通化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检验学生对物质的结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液平衡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和一些主要元素及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了解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环境工程方面的应用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烷烃

    内容:

    烷烃的命名、化学性质

    要求:

    (1)了解烷烃的命名

    (2)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

    第二章 烯烃与炔烃

    内容: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聚合反应、α—氢原子反应、炔烃的活泼氢反应

    要求:

    (1)了解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2)掌握烯烃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炔烃的活泼氢反应

    (3)了解烯烃的臭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和α—氢原子反应

    第三章 芳烃

    内容:

    苯,单环芳烃的同系物和命名,单环芳烃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苯环上的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要求:

    (1)了解单环芳烃的同系物和命名

    (2)了解苯的结构

    (3)掌握单环芳烃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4)了解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5)了解萘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章 卤代烃

    内容:

    卤代烃、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的作用

    要求:

    (1)掌握卤代烃、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的概念

    (2)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的作用)

    第四章 醇

    内容:

    醇的结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要求:

    (1)了解醇的结构、分类、命名

    (2)掌握醇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第五章 酚

    内容:

    酚的结构、分类、命名、性质,苯酚、甲苯酚及萘酚

    要求:

    (1)了解酚的结构、分类、命名

    (2)掌握酚的化学性质

    (3)了解苯酚、甲苯酚及萘酚的性质

    第六章 醚

    内容:

    醚的结构、分类、命名、性质

    要求:

    (1)了解醚的结构、分类、命名

    (2)掌握醚的化学性质

    第七章 醛和酮

    内容:

    醛、酮、羰基的加成反应、α—氢原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坎尼罗查反应、羰基的合成以及重要的醛酮

    要求:

    (1)了解醛、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掌握醛酮羰基的加成反应、α—氢原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坎尼罗查反应

    (3)了解羰基的合成以及重要的醛酮(甲醛、乙醛和丙酮等)

    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内容

    羧酸、酰氯、酸酐、酰胺、脂

    要求

    (1)了解羧酸结构、分类和命名

    (2)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

    (3)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酰氯、酸酐、酰胺、脂的结构、分类和命名及化学性质


    参考教材:《有机化学》

    中国石化出版社

    尹玉英主编。




    专升本《环境工程》专业升学考试

    专业实践考核大纲(100)


    一、考核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专升本实践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常规分析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和正确操作程度。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环境中污染物熟练程度和对污染浓度分析的准确。为学生日后从事环境工程工作打下基础。

    二、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仪器分析(20分)

    一、使用7230G分光光度计测量水中六价铬

    内容:

    使用7230G分光光度计测量水中六价铬。

    要求:

    1、正确进行标准系列样品的配制;

    2、正确对仪器进行调试;

    3、实验台整理。

    操作要求:

    1.正确掌握开机顺序;

    2.正确配制标准溶液和正确使用移液管;

    3.正确调节零点;

    4.正确选择参比溶液;

    5.正确调节参比溶液吸光度的零点;

    6.正确读数和正确绘制标准曲线;

    7.正确对样品进行读数;

    8.正确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9.实验台整理。

    二、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水中硝酸盐氮

    内容:

    正确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水中硝酸盐氮。

    要求:

    1、正确进行标准系列样品的配制;

    2、正确对仪器进行调试;

    3、实验台整理。

    (三)操作要求:

    1、正确掌握开机顺序;

    2、正确配制标准溶液和正确使用移液管;

    3、正确调节零点;

    4、正确选择参比溶液;

    5、正确调节参比溶液吸光度的零点;

    6、正确读数和正确绘制标准曲线;

    7、正确对样品进行读数;

    8、正确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9、实验台整理。

    第二部分:水体监测(60分)

    一、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

    内容:

    用固体氢氧化钠(或氯化钠)配制250ml0.1mol/l氢氧化钠(或氯化钠)溶液。

    要求:

    1.正确选用仪器;

    2.正确操作;

    3.仪器清洗和实验台整理。

    操作要求:

    1.选择仪器:称量、溶解、过滤等所用仪器;

    2.基本操作:固体药品的取用、称量、溶解、过滤等;

    3.仪器清洗及实验台整理。

    二、酸碱中和滴定

    内容:

    酸碱中和滴定。

    要求:

    1.移液管洗涤;

    2.移液管的移液、放液;

    3.滴定管的选择;

    4.滴定管的洗涤、试漏;

    5.装液、排气泡、调零;

    6.滴定操作;

    7.终点判定;

    8.记录数据;

    9.平行操作及实验结束的整理。

    第三部分:大气监测(20分)

    一、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内容:

    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硫进行测定。

    要求:

    1.正确采样;

    2.样品处理;

    3.测定吸光度;

    4.正确读数及数据记录;

    5.仪器清洗及实验台整理。

    操作要求:

    1.短时间采样;

    2.绘制标准曲线:

    (1)正确配制标准色阶;

    (2)正确测定标准色阶的吸光度。

    3.样品处理:

    (1)样品转移;

    (2)正确选择所用试剂;

    (3)显色并确定操作波长。

    1.确测定吸光度并读取、记录数据;

    2.正确计算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3.仪器清洗及实验台整理。

    二、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量方法

    内容: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要求:

    1.正确采样;

    2.样品处理;

    3.测定吸光度;

    4.正确读数及数据记录;

    5.仪器清洗及实验台整理。

    操作要求:

    1、短时间采样;

    2、绘制标准曲线:

    (1)正确配制标准色阶;

    (2)正确测定标准色阶的吸光度。

    3、样品处理:

    (1)样品转移;

    (2)正确选择所用试剂;

    (3)显色并确定操作波长。

    4、确测定吸光度并读取、记录数据;

    5、正确计算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6、仪器清洗及实验台整理。


    参考教材:1、《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朱明华主编。

    2、《环境监测》高等教育出版社奚旦立等编


    辽宁专升本培训网    www.51lnzsb.com


    上一篇:更多信息
版权所有:辽宁专升本考试培训网-培训官方网站 备案号:辽ICP备09013037号-5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及IE8.0以上浏览器可获得最佳浏览效果sitemap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181号